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清远日报】如何守住山林安全?清远校地携手,这群“00后”给出了答案

编辑:梁儒风 发布日期:2025-10-29 浏览次数:


重阳登高或祭扫,山林防火尤为关键。近日,在清远市清城区新星村,一道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与当地村委携手构筑的“三位一体”森林防火防线正高效运转。该学院学生党支部、团委组织志愿者团队,将“定点拦截风险+动态巡查防控+全域宣传引导”深度融合,以“技防+人防”的创新模式,为乡村安全注入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定点设卡:青春身影守牢“入口关”

“您好,请配合检查,火源不能带上山。”在进山主要路口,身着志愿服的学生与村干部共同值守卡点,严格执行“两查两劝一登记”流程。他们细致检查进山人员是否携带打火机、香烛等火源,耐心劝导祭祀群众采用鲜花等无火环保方式,并认真登记进山人员信息。这些“00后”志愿者们一丝不苟,将火源管控坚决前置,有效切断了火源进山通道。


志愿者服务点。通讯员供图

志愿者服务点。通讯员供图

每个卡点不仅配备了灭火器、防火把、宣传手册等物资,更因志愿者们的加入而提升了政策解释与应急响应能力。

巡防联动:“空”“地”协同织密“防护网”

“无人机升空,巡航西北片林区!”随着指令下达,由体育健康学院无人机志愿者团队操作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对人员难以快速到达的偏远林区进行高空航拍巡查。与此同时,由驻村干部、村干部、护林员和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四级地面巡防队伍按照既定路线和频次,在坟区、林地边缘等重点区域进行步巡。


无人机全村巡防。通讯员供图

无人机全村巡防。通讯员供图


这支巡防体系层次分明、责任到人,有效避免了“巡而不细、防而不实”。尤其在清晨、傍晚等祭祀高峰时段,巡防频次显著加密。“步行巡查+无人机航拍”的“‘空’‘地’结合”模式,实现了对林区火险隐患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确保一旦发现烟头、违规用火等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处置,形成“发现-报告-处置-记录”的闭环管理。

宣传引导:校地合力筑牢“意识墙”

防火之要,在于民心。志愿者们深入村居,成为移动的“宣传站”。在主干道、卡点、村委会、各村小组,他们张贴醒目防火标语,循环播放防火警示音频。面对面向进山祭祀的群众讲解防火规定时,他们不仅讲政策,更结合本地过往真实火灾案例,让宣传警示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志愿者向群众宣传。通讯员供图

志愿者向群众宣传。通讯员供图


此外,学生志愿者还与村干部、护林员一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通过村组微信群、朋友圈持续转发防火提示,利用村广播每日定时播报防火知识,确保“防火声音传到每家每户”,全力推动群众防火观念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遵守”转变,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到新星村开展志愿服务。通讯员供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到新星村开展志愿服务。通讯员供图


该校体育健康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重阳节森林防火志愿服务活动,是学院深化校地共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在组织动员、技能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将课堂所学运用于乡村治理的实际场景,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更探索出了一条“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党员团员齐带头、校地协同发力”的乡村安全治理新路径,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


记者:黄馨 通讯员 卢沛刁 何月华 许世娟

编辑:何建鹏

校对:杨可

编审:周东辉

编委:蔡鸿雁

ink快速链接
校内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