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12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高职高专概论课案例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研究基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方燕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来自省内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青年教师代表,“方燕名师工作室”成员共30多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了广东省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高校本科概论课教学研究基地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国兴教授出席并指导。
研讨会首先由“广东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研究基地”负责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方燕院长致欢迎辞。之后,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研讨会第一个阶段由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国兴教授主持。与会五位专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各自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闫新丽教授从一个思政课教师的角度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三点体会:一是要明确使命,守好责任田;二是言传身教,育好责任田;三是潜心问道,种好责任田。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建涛教授认为,学习讲话精神后,有一种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使命是通过改变学生去改变世界,思政课教师既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遵循教育规律。他认为老师要努力做到“三亲”:一是亲爱,老师热爱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二是亲切,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亲切;三是亲密,思政课的生师比不能太高,要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和学习。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伟平教授着重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的两点体会:一是在总书记的讲话中不仅提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还特别强调了“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讲话明确指出我们要办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我们要培养的大学生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师在落实中央这一重大精神上肩负重要使命。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内功的提升。既要努力实现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再到魅力教学的转化,又要潜心问道、言传身教。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瑞清教授谈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几个误区:一是走出高校思政课无用论的误区;二是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误区,其他各门课的教师也要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三是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只是学生的误区,教师是传道者,自己首先要学道、信道;四是走出思政课教学可有可无,实践课教学或第二课堂可以取代课堂教学的误区,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功能不能放弃;五是走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规律的误区;六是走出专业课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误区,要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一起。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方燕教授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后的六点体会:一是教师要树立教学自信、真信,要理论联系实际,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研究能力和教学引导力;二是要突显教师的主导性,坚持问题导向;三是要设计好和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四是思政课要和专业课携手,同向同行;五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大学生理论社团;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 ,主动占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阵地。
李国兴教授对第一阶段的研讨进行了总结并谈了自己的体会。一是充满了激情,明确了责任。二是进一步坚定信念、不辱使命。三是要充满自信、苦练内功。思政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思政课教师首先一定要在自我提升方面苦下工夫,才能把工作做好。
研讨会第二个阶段由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叶忠明教授主持,与会的四位专家和青年教师围绕“高职高专概论课案例教学”作了主题发言。
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吕新云教授从宏观的维度,谈到在概论课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培养。教师应重视从历史的纵向来解决问题,以史带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中去认识和分析,将历史和原理相结合,开阔视野。概论课的案例,应该以史为鉴,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真实的历史中去发现规律,历史中真实发生的各种事件都是我们教学的案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耀志教授从微观的维度,谈到在概论课教学中如何用好案例。他介绍了农工商的概论课在“故事化案例教学”方面的探索与经验,认为概论课的理论模块在教材上是清晰的,教师可以从“中国好故事”中对应教学内容认真筛选合适的故事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故事的选择必须坚持几点原则:一是真实的,经得起考验;二是精炼的,不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三是贴切的,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高教授还谈到了自身在“故事化案例教学”探索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一是教师要如何把握好三个度及其之间的平衡,即深度(理论性)、温度(亲切性)、高度(充满正能量,不容置疑的正确性);二是如何有效提高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这种参与度既包括学生参与的广度,也包括学生参与的深度。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陈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案例教学是一种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却也是行之有效,非常好的一种方法。陈艳教授重点谈到“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并介绍了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在这方面的探索,尤其是通过建设“身心素质拓展基地”,开展体验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自由发言环节,广东行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谢永梅教授,“方燕名师工作室学员”代表李晓培、张文风、吕春艳,我校马院曾名沁等老师也做了发言。
叶忠明教授对第二阶段的研讨进行了总结并谈了自己的思考。一是案例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给案例的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能够起到感化人、激励人的作用,案例教学的选择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启迪性和原则性。二是案例的呈现要讲究时机和艺术。在把握时机方面,案例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使用好,他个人更倾向于在课中使用;另外在故事运用的方式方法上,应该灵活多样。三是提出了在概论教学中存在的几点困惑。例如,理论讲授与案例讲授的时间分配,其中的度应如何把握?面对案例教学需要不断更新的繁重工作,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敬业精神神是否到位?
方燕教授在会议的结束语中表示,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我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好。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这次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名沁、王丹供稿)

部分与会专家及方燕工作室学员发言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