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不要忘记阿富汗

发布时间:2011-12-07

 

 
新华网-国际频道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07/c_122387312.htm
 
“不要忘记阿富汗”,这是1982年3月21日《人民日报》一篇评论员文章的标题。在阿富汗传统新年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报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以关切的心情注视着阿富汗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今天,我们再次使用这个标题,心情同样是沉甸甸的。
  2011年12月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再次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有报道说,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另外,阿富汗北部城市马扎里沙里夫和南部城市坎大哈也发生袭击事件。
  看上去,阿富汗并没有淡出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5日,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德国宁静的小城波恩举行。会议提出,美国和北约战斗部队2014年撤离后,从2012年到2024年,阿富汗将逐步转型,实现国家稳定和经济自主。
  “我们不会抛弃阿富汗”,会议东道主发出这样的宣示。各国媒体也注意到,会议上的一些发言十分沉闷,美国代表“昏昏欲睡”。
  10年前,同样是在波恩,举行过一次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时至今日,阿富汗安全和重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此次提出的“10年转型期”概念,能否成为阿富汗人民的福音?
  一个10年,又一个10年。
  我们强调不要忘记阿富汗,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战火和内乱已经持续32年了。面对阿富汗人民巨大的苦难,国际社会如何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以各种理由扰乱这个国家正常生活的外部大国,是否真正拥有负罪感,并投入足够的力量赎罪?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我们强调不要忘记阿富汗,是因为这个国家过不上正常的日子,世界就无法得到安宁。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武器流散……贫困和暴力没有国界。难民潮、毒品走私、恐怖活动已经让世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阿富汗问题的冲击波。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拖延问题的解决,阿富汗问题有可能掀起更大的波澜。
  我们强调不要忘记阿富汗,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一些人眼里仍旧是谋取私利的筹码。控制丰厚的资源、改变地缘政治结构、弱化“竞争对手”影响力,花样翻新的“计划”、“倡议”背后,战略意图清晰可见。人们有理由对“10年转型期”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
  不要忘记阿富汗。1982年,《人民日报》对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发出警示。今天,我们对阿富汗人民的福祉和国际社会的行动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