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国际时讯-巴以冲突

发布时间:2012-11-20

 

20121120
巴以冲突引发全球舆论战“新中东陷入旧现实”
摘自《新华网》-国际频道
 
“行动的目标就是把加沙送回中世纪,只有这样以色列才能平静40年。”伴随着以色列内政部长伊谢的这般“霸气”,以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19日进入第六天,至少21名巴勒斯坦人当天在袭击中丧生。与轰隆隆的爆炸声同步,一场震耳欲聋的舆论战则在世界打响。在巴勒斯坦人及阿拉伯世界眼中,以色列就像“一头仗势欺人的怪兽”,肆意屠杀无辜。而以色列和美国则强调以色列有权自卫,没有哪个国家能允许武装分子的火箭弹“像雨点一样落在自己国民的头上”。冲突会失控吗?令外界略感宽慰的是,随着国际舆论压力的增加,以色列似乎并没有发动地面进攻的打算。这次巴以冲突很可能又是一次“哮喘病间歇性发作”,而不是引发中东剧变的“癌症”。那么,主导中东和平进程的西方大国这次会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呢?
    “以色列VS加沙:两个战场的故事”
    19日,以色列继续出动战机空袭加沙地带。法新社报道说,袭击当天至少造成21人死亡。至此,以军持续6天的“防卫之柱”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至少造成98名巴勒斯坦人丧生,数百人受伤。以色列空军周一还摧毁了巴勒斯坦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修建的加沙主体育场。英国广播公司称,以色列军方周一表示,他们前夜轰炸了加沙的80多个目标,包括数个地下火箭弹发射场。18日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更是造成31人死亡,其中一家10口人不幸遇难,这是此轮空袭以来“最血腥”的一天。
    “95年以前,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贝尔福表示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新国家的要求。迎接《贝尔福宣言》95周年纪念日的不是烟花,而是炮弹。”英国《独立报》如此感慨这场冲突。美国《每日野兽报》以“以色列VS加沙:两个战场的故事”为题称,冲突发生后,炸弹在加沙落下,居民们在战栗中躲避,加沙街道顿时空了,有些地方空袭非常严重,整个社区陷入一片黑暗。而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虽然有时有防空警报响起,但咖啡厅仍很热闹,人们继续喝着咖啡,读着报纸。
    虽然比加沙的情况好得多,《环球时报》记者在特拉维夫仍感受到明显的紧张。自14日冲突爆发以来,特拉维夫连续多天警报长鸣,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后21年来该市首次响起空袭警报。18日,特拉维夫两次响起空袭警报。16日下午,被认为最安全的耶路撒冷也39年来首次响起空袭警报。
    “以色列将把加沙送回中世纪”,《印度时报》19日以此为题称,在冲突发生以来最血腥的18日,以色列从陆地和海上向加沙大举发射导弹。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已做好扩大军事行动规模的准备。以色列《国土报》援引内政部长伊谢的话称:“行动的目标就是把加沙送回中世纪,只有这样以色列才能平静40年。”
    这一目标显然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压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随着冲突升级,要求结束暴力的国际压力在加大。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8日呼吁双方停火,他还飞赴中东亲自斡旋。越来越多的西方和阿拉伯外交官都在呼吁结束这场危机。人们担心这场危机可能会重复2008年以色列在攻入加沙的局面,上次冲突造成至少1400人死亡。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外交大臣黑格18日均坚定支持以色列保卫自己不受火箭弹袭击的权利,但同时警告,加大对加沙地带空袭力度可能引发地面战争。路透社19日评论说,以色列的行动目前得到西方支持。美欧领导人称以色列面对多年跨境袭击有权自卫,不过随着加沙伤亡的增加,对以色列的同情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