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开罗会见埃及总统穆尔西。
党建军 李明波 赵海建 主持人:党建军
本报国际问题资深编辑 北大硕士三剑客
连日来的巴以冲突,迫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中断东南亚之行,紧急赶赴中东斡旋,也让奥巴马连任后的首次亚洲之行受到干扰。包括美国媒体在内,一些分析认为,巴以冲突将逼美国从亚太掉头,再次将外交重心转向中东。
李明波:我认为,巴以冲突将促使美国外交重心重回中东。巴以问题只是中东整个大棋盘上的一个点,而非全部。除了眼下最热的巴以冲突问题外,中东还有拖了一年半多的叙利亚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的利比亚问题,谈了多年仍未有结果的伊朗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纠缠交错在一起,从战略层面上可以说,整个中东正处在一个重大调整期和转变期。在这个时期,从美国的眼前利益出发,中东仍是最重要的。
从亚太掉头与复苏经济目标相违
党建军:我觉得,现在说巴以冲突会让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止步还为时过早。奥巴马第一任期内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是其外交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军事、外交、经济各个层面,作为一种外交战略,一旦确立就很难轻易改变。我们都听说过,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对奥巴马政府来说,现在最大的内政就是恢复美国经济,而复苏经济的希望就在亚太地区,这也是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根本动力,想要从亚太掉头,与复苏经济的目标相违,很不现实。
赵海建:此次巴以冲突只是历史上无数轮巴以冲突的最新一轮,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重回一种脆弱的和平状态,这种打打停停的局面还会继续下去。目前的巴以冲突无疑会分散奥巴马政府的注意力,但无法动摇其重返亚太的战略。奥巴马政府估计也不指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超级难题。
党建军:中东的确是麻烦一大堆,不过需要一个一个来仔细分析。巴以冲突,奥巴马在其第一任上曾想解决,最终无果而终。实际上,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都曾领教过巴以问题之棘手程度,因此奥巴马在碰壁后选择了尽量回避这一问题。即使是出面调停,奥巴马政府的目标也极有可能是实现停火,并维持脆弱的和平局面,而不是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利比亚问题上,从去年的利比亚战争可以发现,美国选择了站在第二线,而让英国、法国站在一线;在叙利亚,美国也让其西方盟友和海湾地区的伙伴站在第一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力量收缩的后果,也与美国的战略重心调整有一定关系。在中东,美国让其盟友承担更多责任,便于美国重返亚太。真正能让美国从亚太掉头的可能是伊朗核问题,或者伊朗局势出现某种重大事件。
亚太是长远利益 中东是紧迫挑战
李明波:亚太地区的确重要,奥巴马政府也多次高调宣示重返亚太,但对美国来说,亚太更多是一种长远利益所在,而且,亚太地区也不存在需要美国面对和解决的迫在眉睫的危机。因此,面对中东更现实、更紧迫的挑战,奥巴马将外交重心转向亚太的调整必然面临许多障碍,很难有实质性的调整。实际上,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的外交政策辩论专场中,奥巴马和罗姆尼谈得最多的也是中东。
赵海建:美国在中东和亚太的利益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中东,美国更多的是力图维持现状,在亚太则是不断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利益的问题,所以,其外交重心是不可能发生变化的,从奥巴马连任成功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亚洲就可以看出,其外交战略的中心仍在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