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和院团委联合举行“小悦悦事件”大讨论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被两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经过的18名路人无人施救,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引发全国对社会道德良知的反思和讨论。“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思政部立即召开关于“小悦悦事件”研讨会,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尽快将“小悦悦事件”进课堂,在各班开展道德良知问题大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个有道德信念的人。
同时,思政部联合院团委就“小悦悦事件”向全院同学发出“拒绝冷漠,唤醒良知” 的倡议,倡议青年大学生自觉提升个人道德良知,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争做讲诚信、有爱心、做好事、有道德的公民。
倡议发出后,我院二院七系一共149个班级积极响应,各团支部分别举行了以“拒绝冷漠、唤醒良知”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同学们普遍认同,道德是一个人的心魂,亦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石。时下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可我们更应该保持头脑清醒,理性地看待发展和进步。物质层面的“独秀”不等于国家的崛起,因为经济提升的背后,可能是道德的沦丧。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崇高的道德精神支柱,也只能冠之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并非真正意义的崛起。只有二者协同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崛起,所以我们要重视社会道德的发展。而要促进它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努力加强素质的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正所谓“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
大多数同学还认为:现在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屡次发生,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身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更应拒绝冷漠,献出关爱,不应该只追求物质的发展,更应该注重素质的发展,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能让冷漠继续蔓延去间接地杀害他人。唯有手持爱心之火,传递成燎原之势,才能令我们的世界变得更为和谐更加美好!为了拯救道德,拯救我们的社会,为了不让人性缺失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必须行动起来,并为此而努力,加强个人道德的修养,锤炼个人品德,让行动证明一切,为弘扬道德贡献力量!
通过“小悦悦事件”大讨论活动,提高了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青年大学生更加理性客观地分析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的现象。进一步坚定道德信念,自觉成为优化道德环境和完善道德规范的践行者。(林国强、院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