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31日,团委在两校区以连线形式组织召开 2023 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部署动员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方燕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团学指导老师参加。会议由学校团委书记刘山发主持。
会议上,团委就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就2023年工作方案进行分享、探讨。2022年暑期,校团委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统一部署,根据省教育厅2022 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活动有关安排,校团委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这一主题主线,精心筹划,广泛发动,共组建12支校级重点队伍,236支院级队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各支队伍奔赴潮州、清远、茂名、梅州、汕尾、河源、新疆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 感党恩实践活动、乡村美育教学实践等活动。各实践团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主题,引导青年学生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精神风貌、建设成就,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成果,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党委副书记方燕教授作部署动员讲话。她指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磨炼意志,锤炼个人品格,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燕副书记就如何做好2023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出4点工作建议。
一是高点谋划,高位推动。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一定要亲自部署,亲自跟进,不能停留在学院团学老师单干。学院团委要主动向院党委报告,积极争取组织支持。各学院要动员学院的力量,统筹学院的资源,从打造育人特色、凝练实践品牌的高度,推动实践阵地结对共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结合“双高校”建设任务,各学院要结合校企合作等优势资源,要通过签约、挂牌的方式,至少要建立一个以上固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二是聚焦重点,突出主题。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动员青年学生带着他们的智慧、知识、热情,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实做到学、思、悟、践,用实际行动延续红色脉络、担当时代责任。 同时,按照团省委的部署,今年要更加侧重科技下乡和产业下乡,充分聚焦“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产业领域。不要局限在传统的“志愿服务”“支教帮扶”“调研走访”等实践活动的固有思路,而要与专业学科特色深度融合,与县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
三是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校团委要强化考核导向和工 作指引,把二级学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指标体系。要把“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表现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学分(素拓方案)的必修项目,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团内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彰显先进性的鲜明标志。各学院首先要动员青马班学员、学生骨干,组成校级、 院级 “三下乡”队伍,作为重点打造的项目。其次要广泛 组织各班团支部,每个团支部至少确定一支暑期“返家乡” 社会实践队伍,并在学院统一登记备案。最后,要引导每一位同学,自发开展社会实践,在校三年,必须完成一次社会 实践,并提交《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登记表》。
四是确保安全,强化宣传。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选派教师加强指导, 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同时,要加强策划,主动联系有关媒体,多角度、多平台、全方位挖掘活动特色和亮点,切实提升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讲好“工程故事”。同时,团委要注重社会实践过程的跟进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形成声势,选树典型,汇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