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建筑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建造技术专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师生对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技术的系统认知与实践能力,建筑工程学院于10月21日上午在省职教城校区教学楼Q1-104举行了产业导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讲,特邀请广州瑾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技术能手、羊城工匠、装配式建筑高级专家杜超担任主讲嘉宾,学院领导、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及2024级、2025级智能建造班学生共同参与。
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石晓蕊作开场致辞,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领域里,国家关于产业导师的相关政策,以及产业导师制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向师生们介绍了杜超导师在省级、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屡次斩获的成绩和荣誉。
产业导师杜超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为主题,结合自身多年深耕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实战经验,系统讲解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类型、施工流程与关键技术要点。他从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常见构件入手,深入剖析了各类构件的构造特点与安装工艺,并结合《构件平面布置图》《支撑搭设图》等图纸,详细阐述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与现场组织。
在施工工艺部分,杜导师重点介绍了构件吊装、定位、校正、连接等关键环节,强调了水平控制、吊点均匀受力、连接件固定等操作要点,并通过现场图示与节点详图,展示了外墙与楼板、内墙与剪力墙、楼梯与平台等典型连接节点的处理方法。他还结合吊装顺序编制与独立支撑体系,讲解了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有了系统而直观的理解。
杜超导师指出,随着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掌握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技术已成为未来建筑人才的必备能力。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参与实践,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施工中的技术难点、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与杜导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装配式建筑工艺的理解,也增强了对专业前景的信心。
本次产业导师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有效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学院将持续推进产业导师进课堂,强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导师杜超主讲
(图/文:魏亚遇 校对:龚雪雪 审核:石晓蕊 审批: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