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视窗   >   正文

【建铸功成•建技铸才】政策下乡暖民心 多彩乡村探新颜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02

【建铸功成•建技铸才】政策下乡暖民心 多彩乡村探新颜

--建筑工程学院“长乐行社会实践队”赴梅州五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响应广东省教育厅“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及“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系列实践活动的号召,2025年7月9日至13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长乐行社会实践队”一行在指导老师龚雪雪、胡文梅的带领下,奔赴梅州市五华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资助政策普及与乡村文化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团队合照

   一、政策宣传广覆盖,校地合作筑平台

   活动伊始,实践队便将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作为核心任务。7月10日,实践队成员们克服恶劣的天气,冒雨在岐岭镇设立资助政策咨询点,举办宣讲会,耐心细致地向当地学生、家长解读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惠民政策,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有效消除了政策“盲区”,为寒门学子点亮求学希望。同日,实践队与五华县岐岭镇人民政府举行共建仪式,共同挂牌首个“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基地”,为后续常态化政策宣传建立了稳固的校地合作平台。

宣讲活动及联合挂牌

   政策宣传的脚步并未停歇。7月11日,队员们深入五华县龙村镇农户家中进行“入户宣讲”,将政策送到村民家门口,倾听经济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解答疑惑,让资助政策的温暖直达人心。当天,实践队再添新绩,与五华县龙村镇人民政府成功共建第二个“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基地”。此外,队员们还与同在五华开展实践活动的体育健康学院“助学星火突击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骐骥队”师生团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宣传经验,探讨服务乡村的新路径。

走访入户、联合座谈及宣传基地挂牌

   为精准评估宣传效果,7月12日,实践队对在岐岭镇、龙村镇等地收集的927份资助活动问卷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召开调研情况分析会,总结政策知晓度的现状与提升空间,形成有价值的反馈建议。这些一手资料将为优化未来资助宣传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在各镇开展问卷分析会

   二、多彩乡村深调研,文化赋能促振兴

   在扎实做好资助宣传的同时,“长乐行”实践队积极融入广东省“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实践活动,深入感受五华县的乡村新貌与文化底蕴。7月12日上午,队员们深入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参观当地的特色墙绘文化,了解当地村支部书记何俊霞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下午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革命先驱曾国华故居。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汲取红色力量,增强了投身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

走访曾国华故居及参观龙村镇墙绘

   7月13日,实践队将调研目光投向当地特色产业——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队员们深入酒厂,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传承、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作为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亲身感受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此行不仅是一次文化探访,更促成了又一重要合作成果:建筑工程学院与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挂牌。该基地将成为学院学生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窗口。

走访调研长乐烧工厂及联合挂牌

   三、多维成效固根基 校地协同开新局

   此次“长乐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根基深植。实践队通过摆摊宣讲、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国家资助政策精准送达3个乡镇9个村落的30余户家庭,显著提升政策知晓度,切实为困难学子排忧解难;成功在岐岭镇、龙村镇政府挂牌建立2个“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基地”,在长乐烧酒厂共建1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校地企长效合作奠定坚实基础;队员们在走访曾国华故居、调研长乐烧非遗产业中深刻体悟五华红色基因与特色文化,增强了服务乡村的文化自信;青年学子更在基层大课堂中锤炼了沟通协调、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生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本次活动虽已结束,但服务乡村、助力发展的实践之路永不止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长乐行社会实践队”将持续响应国家号召,把政策温暖送入千家万户,用青春脚步丈量多彩乡村,为五华县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青春动能,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优良风貌。

(图/文:长乐行社会实践队 校稿:龚雪雪 审核:石来斌 审批:钟婷)

    粤ICP备05074792号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招生电话:020-8350443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渔兴路18号    

    邮编:510520    办公室电话:020-3739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