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指标 |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截至2023年6月) |
目标完成情况 (截至2023年6月)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治理机构 |
1.健全集团组织架构,完善集团日常工作开展 |
预期目标:细化管理机制,修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管理细则。 验收要点: 1、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 2、修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管理细则。 |
1.完成修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1份 2.制定《广东工程环境净化技术研究所系列制度》《广东工程建筑设计研究所系列制度》《广东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所系列制度》等规章制度共9项,形成三级运行机制 3.修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1份 4.完成修订校企合作工作评分细则1份,制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管理细则1份 5.依托专业集群成立了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广东工程建筑设计研究所、广东工程环境净化技术研究所、广东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所,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的校属企业“广东工职院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 6.广东工程环境净化技术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发并取得成功产品的广谱多功能复合纳米银喷剂开始投放市场,并获准入欧洲市场的许可 |
2.增强行业协会在集团中的作用,调动行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能动性 |
预期目标:行业协会和科技园区管理单位参与集团常务理事会工作。 验收要点 1、常务理事会会议资料; 2、新增1家行业协会和1家园区管理单位为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
1.牵头成立省职教城产教融合研究院 2.新增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2个 3.新增广州归谷科技园区1个管理单位 |
3.做强社会服务,优化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
预期目标:集团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验收要点: 1.企业参与论证教材建设作证材料; 2.企业参与论证实训基地建设作证材料。 |
1.完成修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1份 2.完成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1份 |
运行机制 |
1.健全民主决策和成员单位动态调整机制 |
预期目标: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意愿选择合作伙伴,优化校企合作工作质量。 验收要点: 1. 理事大会会议资料 2.年度加入理事会和退出理事会名单。 |
1.发布《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理事会章程》1份 2.制定理事单位加入与退出办法1份 3.职教集团成员250个,涵盖企业、行业、研究所、中高职院校 4.推进学校与归谷科技园、广州万维视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共享数字化人才市场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的协议 5.政、校、企共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黄埔区泓贝贝幼儿园,在园幼儿保持600人以上,已建成区一级幼儿园 |
2.建设集团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集生产、教学和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饮用纯净水生产实训基地的功能 |
预期目标:提升集生产、教学和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饮用纯净水生产实训基地的功能。 验收要点: 2、 项目验收报告; 2、付款证明 3、基地和平台使用的证明(如课表、使用记录、项目研究证明等)。 |
1.完成8个智慧制造、智能检测、数字基地群和高端服务基地建设,分别为精雕智能设计实训室、工业机器人系统实训室、全矩阵数字内容制作与运营工作坊、软件产品数据可视化培训中心暨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G技术系统集成实践基地、无线与软件定义网络(SDN)实训室、智能检测与控制实训室 2.认定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快消品网店运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3.认定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分别为广东万讯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务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广州红迅软件有限公司软件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场地项目36个,合计金额为3134.0888万元 |
3、增设“中高本”衔接合作委员会,优化“中高本”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 |
预期目标: 共同制定“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2、年度新增1家本科院校加入集团。 |
1.我校分别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华立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的7个专业开展三二分段衔接协同育人。2022年共计新增专本衔接计划人数为320人,实际报到人数280人 2.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同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职与本科协同育人一体化教学标准,完成了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职本科一体化协同育人专业标准研究与实践”等重点建设项目 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作为推荐单位的与我校合作《标准引领、四元协同:高本一体化培养电气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20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班邓启乐等10人次在“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等全国竞赛中获奖,获省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人次,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10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每年都派员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粤港澳大湾区IT技能大赛,成绩逐年上升,共获得2项二等奖和4项三等奖的成绩 |
4、结合牵头院校清远校区建设,申请与粤西北地区中职学校共同建设高职专业学院,促进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
预期目标:拓展高职专业学院,促进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验收要点: 1. 省教厅同意建设高职专业学院批复; 2.高职专业学院招生简章; 3.部分高职专业学院学生名单 |
1.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学院试点工作方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2.我校学生黄俊聪等3位同学中职毕业后,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行动进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习,均已从实习岗、基础岗成长为市场经营事业部等部门的项目经理或技术骨干 |
资源共享 |
1.健全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
预期目标:健全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验收要点: 1.建设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 2.年度专业调整表 |
1.制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2021〕57号文》、《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粤工程职院发〔2021〕58号)》 2.制订《专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专业评估办法(粤工程职院发〔2020〕110号)》,2022年新增酒店管理学院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8个专业,撤销光伏工程技术等3个专业 3.建立了专业建设常态数据库,强化专业群内涵。2022年成功申报省级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2个,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1个,新增高本衔接专业7个 |
2.建设有软件技术特色的共享性远程智能交互实训基地 |
预期目标:建设软件技术特色的共享性远程智能交互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项目验收报告 |
1.建设软件技术特色的实训基地 2.以“信息技术+智慧校园”为平台,启动全光网校园建设及无线网络覆盖、“工程云”、校园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提升1.0工程3项,获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 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教务系统、资产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系统、超星学习系统等28个子系统平台优化嵌入“网上办事大厅” |
3.建设电梯人才培训中心 |
预期目标:与迅达电梯共同建议建设电梯人才培训中心。 验收要点:建设验收资料 |
1.完成电梯产业学院建设方案一个 2.电梯产业学院获2021年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立项 |
4.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大师集合中心 |
预取目标: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初显成效 验收要点:技能大师建设中期考核表 |
认定公共服务学院潘扮渠文旅策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12个工作室为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5.建立完善集团内兼职教师库,实现师资共享 |
预期目标:完善集团内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库人数超过600,提升兼职教师队伍水平。 验收要点: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
1.建设高端智库 2.立项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3.组织专业教师专题培训、跟岗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1500人次 |
6.形成以软件技术群为主导的高水平专业集群 |
预取目标:形成以工科为主导的高水平专业群。 验收要点: 1. 校级专业群检查材料; |
1.打造电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建设电梯工程技术、建筑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商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休闲服务与管理6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 3.构建“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协同发展专业集群;以迅达电梯、腾讯云、长隆等产业学院为载体的深度产教融合,进一步实现专业集群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新增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合作申报的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5.新增高本衔接专业7个,新增中高职衔接专业15个,成功申报1+X证书试点51个,建设课证融通课程170门,涉及1+X试点的41个专业全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6.2022年我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省级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47项。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8项;获得“互联网+”大赛广东省分赛产业命题赛道银奖1项、“红旅”赛道铜奖2项、职教赛道铜奖1项 |
7.建立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 |
预期目标:共建以活页立体教材为主导的教材。 验收要点:建设校企合作教材、活页立体化教材10本。 |
1.2023年度建设校企合作教材、活页立体化教材18本。教材教辅排查共658本教材,其中课程思政教材共排查431本教材;学校自查教材共718本 2.组织开展校本教材立项申报工作,拟立项25本教材 |
8.提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社会培训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平台 |
预期目标:打造数字化应用服务平台,支撑数字化人才市场。实现解决技术难题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和横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数量比上一年增加10%。 验收要点: 1、数字化平台使用的佐证材料 |
1.建立科研数字化平台1个,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效率达到60%,实现数字化管理 2.修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1个,解决技术难题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和横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数量比上一年增加10% 3.2022年新增国家研究项目1个,省级科研团队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1 个,文人科研荣誉奖励成果1项,22个省级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共获取纵向科研经费225万元 |
9.培育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
预期目标:产教融合企业合作发展。 验收要点: 1、 申报文件(含建设方案) 2、 职教集团常务理事会决议文件。 3、 集团企业发展案例 |
1.助推广东智弘检测鉴定有限公司、广州万维视景科技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东宏太智慧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广州大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6家企业为广东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2.培育广州归谷科技园、ARM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物流有限公司4家为校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3.参照产教融合型企业评选办法1个 |
10.发布需求信息,提供行业规范,推进各类资源共建共享。 |
预期目标: 推动各类资源共建共享。 验收要点: 行业发布需求信息和行业规范性资料 |
1.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3.加入“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并与佳木斯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
。 |
1.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 |
预期目标: 校企合作项目融于教学。 验收要点: 1. 校企合作项目融于教学案例;2.现代学徒制学生名单和获得技能证书的学生名单 |
1.2022年我校共成功申报了51个1+X试点证书(如表2.2.2-1所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覆盖全校所有二级学院,共计41个专业,占我校2022年招生专业总数的76%,参与试点学生规模达到6345人 1. 涉及1+X试点专业全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建设《个人理财》等课证融通课程170门,相比2021年增长102% 3.面向社会开展“1+X”培训量152人,相比2021年增长50% 2. 启动现代学徒制岗位标准、专业标准和项目课程建设,2022年组织申报新增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5个(省教育厅已于2023年3月批复通过) |
2.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以归谷科技园依托的产教融合协同中心 |
预期目标:集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验收要点: 1、顺利成果转化案例; 2、技术服务科技园的佐证材料。 |
1.建设以归谷科技园依托的产教融合协同中心,与广州归谷科技园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同发展中心协议书1份 2.与广东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TC云信创”工作室,与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广东软件园等联合建立“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 3.2021年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案例,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 |
3.推进红色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
预期目标: 提升特色课堂质量,推进红色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验收要点: 1.举办1次学术研讨会或教育培训班 2.开展校地结对实践育人活动,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 |
1.获评“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或项目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制定美育课程标准1份;建设“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1个 3.启动一河两岸生态环境育人园地建设,师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银奖2项,铜奖8项,获2022年攀登计划省级立项6项;荣获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金牌8项,银牌6项,铜牌1项,获全国健身气功锦标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 4.启动社区文化育人平台建设,校级立项建设“数字赋能、知识入户”社区学院1个,建设“传承爱国情,爱国主义教育”社区学院1个;2022年累计开展社区教育6023人。设立了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凤翔谷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获“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近20项。学校第三次获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
4.实施国际化办学 |
预期目标: 加强与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 验收要点: 1、同意国际化办学的批复; 2、招生简章;3、学生名单; 4、交流人员名单和国外师生来华资料。 |
1.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联合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在校生 249人,累计培养毕业生315人;2022年该专业招收85名学生,新生报到率为84.7%;该专业毕业学生取得学校毕业证的比例为100%,全员落实就业、对口率超过93% 2.2022年7月与西班牙哈恩大学、梅南德斯佩拉尤国际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3.2022年12月与美国贝佛大学签署中外学分互认项目 4.2022年向世界教育组织联合会申报,获批为“电梯维修技术人员”(NTA5)和“软件工程技术员(NTA6)”两个职业标准的独立建设单位,参与开发非洲冈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工作 3. 与浩龙(柬埔寨)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一带一路”人才培训基地,组织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为该企业提供2期为期10天的电梯知识与技能培训 4. 2022年11月17日-12月2日期间开展“职业院校国际化建设”专题培训,学校积极对接优质资源,发挥德国赋优(F+U)教育集团的平台优势,举行3期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共吸引教职工289人次参加培训 5. 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参加国际技能竞赛,组织财经学院12队学生、36人次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参加“东盟-中国汽车应用技术竞赛”,9名学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
5.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
预期目标:强化产教融合办学育人功能。 验收要点: 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管理把法》; 2、年度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清单。 |
1.成立长隆产业学院、电梯产业学院、精雕产业学院、新营造装配化装修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和腾讯云产业学院等6家校级产业学院,1家省示范性产业学院 2.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1份、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发展评价实施方案1份 |
6.采用不同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
预期目标:协调集团企业就业信息共享。 验收要点:年度就业率、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相关材料。 |
1.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学校领导参与访企拓岗企业达100余家,毕业生初次落实率超过97%,专业对口率89.53%,普通专升本深造人数1154人,升学率16.36%;2022届毕业生签约率72.76%,较上一届提升15.17%; 2.构建“五层次递进”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融合培养体系,并于2022年第三次通过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复评。与广东微谷、清远市国家高新区、公共创业孵化基地等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3个,立项入驻学生创业团队20个 3、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全年共组织60多名教师参加各类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培训;200多名教师获得就业创业职业指导资格,其中157名是高级职业指导师;聘请了30多名校外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人担任创新创业导师;采购创新创业大数据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信息化管理系统 4.获省创新创业教指委立项创新创业教育教改项目3项;获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立项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教材课题1项;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全校共有6628个团队项目参赛,参赛学生24910人次,参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居全省高校前列,最终获得省赛银奖1项,铜奖4项 |
7.面向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考证。 |
预期目标:2023年面向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员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成6000人次。 验收要点: 1、 年度创强考核报告。 2、 集团企业培训员工材料 |
1. 2023年面向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员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展《瑞安市“十四五”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培训》、《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第三期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希音供应链订单班培训》、《浙江心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培训》与《履和商务数据分析培训》等培训项目,累计开展职教帮扶累计4300人日 2. 制定了《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管理办法》,鼓励二级学院大力开展技能鉴定培训、考前辅导等各类社会培训,累计实现非学历培训到账额7129871.63元 3. 2022年共开展121个非学历培训项目 |
8.面向退役士兵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
预期目标:拓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验收要点: 1、参与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 2、在校学生名单 |
1.我校2019-2021年期间在高职扩招专项行动中,3个年度累计报到退役士兵2544人,农民工199人,社会人员872人,新型职业农民8人,合计3623人 2.制定各级《高职专业学院各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专项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类型多层次培养方案 |
9.以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中行业、校企全过程参与 |
预期目标:促进中职与高职课程相衔接,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验收要点: 1.本年度修订的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2.行业、校企参与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会议及纪要; 3. 相关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材料。 |
1.与企业共同开发了专业和教学标准24项,开发课程18门 2.参与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设4项,校级资源库8项,参与全国行指委专业标准制订1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国家轻工行业标准1项 3.与广州长隆集团合作成立长隆集团全国首家产业学院“长隆学院”,开发校企合作课程3门 |
10.建设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
预期目标:实行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认定转换办法。 验收要点: 1.研究非创新创业课程学分积累与转换方案; 2.实行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认定转换办法。 |
1.完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1份 2.修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免修、免听、缓考、补考、重(补)修和学习成果转换与学分互认实施细则》1份 3.修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转换办法》1份 4.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方案》1份 5.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分银行实施方案1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