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及作用

发布时间:2015-04-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熊有生[1]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广东 广州510520

摘 要:高校工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教职工自愿结成的群众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号召者、引导者和实践者。文章剖析了校园文化内涵和功能以及学校工会定位和职能,论述了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以及其作用,最后指出学校工会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工会;校园文化;途径;作用

On Approach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Trade Union

i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XIONG You-she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Guangdong510520

Abstract: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y, a voluntary form of mass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 is the organizer, guide and practitioner i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niton and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rade union. Then it discusses the approach to participating i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its function. Finally it poni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un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unversity trade union, campus culture, approach, function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稳步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日益完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然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重物质,轻精神,重娱乐,轻教育,重现代,轻传统,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度不高,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建设中存在理念、价值等方面的冲突。《中国工会章程》(2009)明确指出:中国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努力参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推进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不同,这给我国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新的问题和困难,高校工会如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式和思路,如何组织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和处理好的课题。

由此可见,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其自身自责所在,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变化的内在要求。

1、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成果(鹿明,2008:41)。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拥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基本信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和表层部分,是实现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与手段,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校园校貌、建筑物及其风格、纪念日或纪念性的标志、校名、校训、校徽、校歌、校旗等均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完整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活动场所,为师生员工锻炼身体、提高素质、丰富生活提供条件。

制度文化是以师生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校风校纪、规章制度、行为守则、组织作风、办事风格等。它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面和保障系统,它规定了师生员工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要求。制度文化以动态的形式存在,一方面不断将人的意识内化,并影响精神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转化,并最终物化为文化创造物。

精神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逐渐形成的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群体意识。其内容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大学精神、文化品格等。其中大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部分。精神文化主导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校园文化的作用:第一,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其次,校园文化有利于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创造、发展和传播,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三,校园文化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民主、平等、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第四,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人文精神的建设,进而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2、高校工会的定位及职能

高校工会是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围绕学校建设目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依法治校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维护教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着凝聚、教育、组织、参与和维护的作用(汪俊东,2013:89;王伟,2009:)。它是学校党政重要的的支柱力量之一,是广大教职员工利益的代表,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与整体校园建设及校风的形成紧密联系。高校工会的职能主要包括:

(1)维护职能。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促进学校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凝聚力。

(2)建设职能。引导和带领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学校改革与发展各项事业中,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新人,促进职工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参与职能。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民主办学。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教育职能。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在教职工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全面提高教职工的素质。

3、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按照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构成,结合自身的地位与优势,高校工会可从校园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找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切人点。具体详述如下:

(1)高校工会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积极参与校园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校园规划布局,是建设良好校园物质文化前提与基础。工会是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校工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收集、吸收工会会员的意见与建议,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校园规划布局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和利用他们聪明才智,为校园建设规划设计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服务。

第二,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设施招投标活动。工会可以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因此,学校工会利用自身参政、议政职能,代表广大教职工参与校园重大设施尤其是文化设施招投标活动,确保所购设施和仪器物有所值、物有所用,确保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同时,确保所购设施真正体现校园特色,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匹配,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2)高校工会参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积极参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途径,积极参与校园制度文化如学校财务公开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校文明公约等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另外,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发挥自身基层组织优势,利用密切联系群众这一纽带,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合理意见,采纳他们合理建议,使制度从修订之日起就能得到全员的支持与拥护。

第二,努力监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制度制定关键在落实,因此,学校工会按照法律规定和所赋予的权利,充分利用和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职能。尤其是在涉及人事、财务、奖惩等与广大职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工会要依据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确保他们权力与利益不受侵犯,营造一种制度严明、执行有力、井然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

(3)高校工会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校园精神文化。学校工会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和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大学精神、文化品格等,带领广大教员工解读校训、校风、学风。通过宣讲、座谈等形式让广大教职员工了解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加深他们对学校发展的认识。最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共同的目标和团队理念以及和衷共济的社会心理和道德伦理。

第二,通过举办各种比赛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工会可以通过教学技能比赛、摄影比赛、普通话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等活动,促进教职工知识技能的交流;通过开展合唱比赛、诗歌朗诵赛、拔河赛、各类球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加强教职工之间的日常联系和沟通;通过组织节假日外出旅游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通过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如救济困难家庭、慰问退休教师、看望生病教职员工等,加强教职工之间情感交流;通过各种评优、评先活动如"三育人"、"五一劳动奖章"、"师德标兵"等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4、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文化、丰富教职员工文化生活。具体来讲如下:

(1)精神调剂作用。工会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剂参与活动的教职工的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精神效能。第一,娱乐休息效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教职工的身心在工作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放松与休息,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为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情感宣泄效能。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为广大教职工的情感宣泄提供表现方式和途径。第三,审美熏陶效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场所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人文精神的化身,可以使教职工的审美情趣得到熏陶。

(2)宣传教育作用。工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将教职工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学校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从而起到信息传播、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等效能,使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去。

(3)拓展知识作用。校园文化来源广泛,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较广,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广大教职工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增长见识,增加经验,拓展知识。

(4)团结凝聚作用。高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需要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这些精神,强化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发挥团结凝聚的作用。

结语

高校工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号召者、引导者和实践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学校工会毕竟只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校园建设中应该做好角色定位,找准参与的切入点和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既积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作用,尽己所能,又要把握好尺度,不越厨代庖、有失偏颇,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产生最大效能。本文所述一些做法并不成熟科学,具体实施路径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希望此文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同行学者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鹿明.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8(2):41

2. 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4):36

3. 汪俊东.论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和及着力点---以浙江工业大学工会实践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1):89

4. 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9

姓名:熊有生

作者简介:熊有生,男,汉族,江西贵溪人,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应用语言学

电话:13710102533, xyshpanda@126.com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渔兴路18号,邮编:510420

家庭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张村大街122号,邮编:510430


[1]作者简介:熊有生,男,汉族,江西贵溪人,双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应用语言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工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