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钟向忠)
摘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工会责无旁贷。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高校工会扮演着教职工呼声的代言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等角色。要顺利实现高校工会角色定位,需要高校党政工多方合力。
关键词:群众路线高校工会角色定位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展好这一活动,高校工会责无旁贷。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高校工会扮演着教职工呼声的代言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等重要角色,发挥着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 高校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1.1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来源和性质,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1.2 高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紧迫性
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四风"问题在直属高校的具体表现》。[1]直属高校的"四风"问题具体包括:(1)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10个问题,如工作停留在"文发了、会开了、话讲了";急功近利,重面子工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办学特色;检查、评比走过场,弄虚作假。(2)在官僚主义方面,存在10个问题,如领导干部热衷于跑上级、拉关系;"拍脑袋"决策,听意见蜻蜓点水,或只听不改,师生参与民主决策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多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办事,只唯上,不唯实,不为民;干部人事任免,少数领导个人说了算,任人唯亲。(3)在享乐主义方面,存在3个问题,如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遇到困难就转头,讲权力想当主角,讲责任往后退缩,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履职;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4)在奢靡之风方面,存在3个问题,如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严重,三公经费开销过大,经费不透明;领导干部超标准配置汽车,超标准住房,超标准装修办公室,个别领导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低俗。
以上问题是高校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教职工就会对学校的发展失去信心,高校领导就会失去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也就无从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团结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2 基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高校工会角色定位
2.1高校工会的性质及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3]
根据《工会法》和《劳动法》,高校工会可以定性为: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高校工会组织代表教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高校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建设和改革、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四个方面。
2.2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高校工会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决定了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
(1)群众路线的拥护者。历史经验证明,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实惠,即群众呼声有回应,群众问题能解决,群众利益有保障,群众权益受维护。群众得到实惠,自然会拥护党的群众路线。因此,作为群众组织的高校工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天然拥护者。
(2)教职工呼声的代言人。高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从倾听教职工呼声做起。而倾听呼声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一站,应是高校工会,因为高校工会既是教职工利益诉求的代表者和代言人,能将群众呼声集中起来并形成主流呼声,又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下情上达是其应尽之责。
(3)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的首要职责。由于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涉及到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困难救助等方面,与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工会是否顺利履行这一职责,直接关系到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4)群众路线践行效果评价的组织者。高校是否践行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的程度和效果要由教职工来评价,教职工才是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评价主体,教职工是否满意才是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评价标准。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自己的组织,则是评价工作最合适的组织者。
3 高校工会角色定位的实现途径
高校工会角色定位的实现,需要多方合力、齐头并进。
3.1高校党政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力推进民主机制建设
(1)尊重教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为调查教职工能否从源头上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笔者查阅了国内34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调查结果如下:工会负责人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的高校有6所,占17.7%;工会负责人未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的高校有28所,占82.3%。结果表明,高校党政基本未发挥教职工源头参与作用,对教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的尊重程度亟需提高。
(2)支持高校工会履行工作职责。不可否认,目前,高校工会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工会被习惯性地列为"三类"部门,偶尔才能为高校党政所重视;另一方面,工会的经费由行政拨付,且极为有限。这种弱势地位,使高校工会的"依附性"更强,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难度更大。高校党政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工会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支持高校工会履行工作职责,并在政策和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3)建立高校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七大强调:从各个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是党政群关系的有效形式,是源头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
3.2高校工会必须依法履行职能,真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1)正确处理党政工关系。高校工会是高校党委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高校党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行政行使职权的重要支柱。高校工会与党委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党委对工会的领导,主要是:指导工会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群众工作的指示;研究、决定工会的重大问题;协商、推荐工会的主要负责人选;协调工会同行政部门的关系以及同其他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高校工会与行政的关系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工作上,双方是亲密的合作者;在阶级性质上,双方同属于工人阶级组织。
(2)依法规抓机遇打通源头话语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工会负责人无权参加高校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更无权参加党委会,教职工也就无法从源头上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这种现象有悖于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有悖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校长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工会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另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提出,党委的有关会议应吸收工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因此,高校工会首先必须抓住高校走群众路线所提供的发展机遇,依法为自己维权,打通源头话语渠道,以便从源头上为广大教职工维权。
(3)肯干能干凝聚民心。肯干是态度、是前提,能干是素质、是保证。高校工会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因为自己是所谓的"边缘"部门就缺乏工作热情,要为帮自己的"家人"——教职工办事而无比自豪。主动与"家人"沟通,倾听"家人"的呼声,积极从源头上创建话语渠道,当好教职工呼声的代言人。办实事、用实招、出实效,为教职工纾困解难。"人心都是肉做的",高校工会为教职工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自然会获得教职工信赖,自然会成为教职工无话不谈、有事就找的"家人"。
3.3教职工(会员)应以工会为家,理性表达合法诉求
(1)以工会为家。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工作正在高校逐步展开;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高校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教职工权益更需要维护;以维护教职工权益为基本职责的工会,其作用将更加凸显。俗话说:"龙窝不如狗窝好",教职工应加深对工会这一自己的组织的认识与热爱,把高校工会当成自己的坚强后盾,当成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家。毕竟,作为组织,工会的力量远比教职工个人的大。
(2)积极参与工会建设。高校的教职工基本上都是工会会员,他们对工会建设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工会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在教职工表达利益诉求时,工会强,则教职工得益。因此,教职工(会员)对工会建设责无旁贷。"工会是大家,幸福你我他。"教职工(会员)必须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组织生活;发扬友爱精神,团结互助,热爱集体;为工会建设建言献策,出心出力。
(3)理性表达合法诉求。当前,教职工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未依靠工会而个人采取过激行为的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但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还损害了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导致所反映的利益诉求也无法顺利实现。可以说,这种非理性表达的结果,是教职工个人和学校"双输"。因此,教职工有诉求时要先找工会,原则上不要越级表达,一定不要乱表达。教职工通过工会表达合法诉求,能将个人与组织的沟通行为转变为组织与组织的沟通行为,更容易获得"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四风"问题在直属高校的具体表现[EB/OL]( 2013-08-20)[2013-09-16] ,
http://news.ustb.edu.cn/html/article/Article_show3290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EB/OL]( 2005-08-05)[2013-09-16] ,
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9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EB/OL]( 2005-05-25)[2013-09-16] ,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