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建设创新与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15-04-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集团 宋宁

【摘要】:学校工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承担着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工作与学校工作休戚相关,要创建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打造具有活力的工作秩序、拉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工会工作,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工会工作的质量,从而带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校工会 桥梁和纽带 工会建设 工会改革

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教学,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工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承担着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现在高速发展的科学社会,对工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工会建设必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夯实根基,抓住重点,寻求突破,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生产稳定,为全面建设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抓好工会队伍建设,塑造工会干部形象

加强工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工会干部新形象,既是广大教职工的殷切希望,也是工会组织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深入的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对工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工会在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中的作用,工会干部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工会工作,工会干部既要热心、细心、用心,又要多才、多艺、多技,这样才能成为职工信赖的服务者。

1.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是工会干部素质中的关键。工会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一是表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二是要牢记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广大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离开教职工的参与和支持,学校将一事无成,工会将一事无成。所以,工会干部说话办事始终要遵循"依靠"方针,始终要着眼于职工是学校的主体这个基本点,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并展示自己的工作才能,使人信服,受人尊敬,塑造博学多能的服务者形象。

1.2提高文化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

作为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精通业务,吃透有关工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知识。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善于将工会工作与学校的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工会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在教师中才有号召力,才能使工会工作开展得正确规范,富有成效。

1.3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

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作为群众组织的工会,既要承担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又要支持代表政府行为的行政管理,还肩负着组织广大职工学法、知法、用法、及时将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工会反映、呼吁,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这对我们每一个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自身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更高要求。

二、坚持校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发挥工会的监督功能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管理。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应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学校财务、职评、评先、考核、福利、教学、培训、后勤等整个工作情况,倾听全校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建设和廉政建设。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育工会自身建设,坚持教育工会自身建设的正确方向。

3.1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教育工会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育工会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所要改革的,是教育工会自身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教育工会的具体组织体制、组织形式、领导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理念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育工会自身建设,就是用改革的精神破解教育工会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寻求增强工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工会社会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

3.2教育在不断改革,教育工会组织的改革也必须紧跟上,要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工会是教育战线最重要的群众团体,教育工会的工作和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校务公开工作、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学校的民主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的安全工作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自觉的把工会自身建设放到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把握,使教育工会的改革建设与各方面的改革相适应、相协调,从而有利于教育工会组织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3充满生机的教育工会事业是广大教职工群众自己的事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育工会自身建设,就要充分尊重叫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一切有利于增强教育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措施得到鼓励,创新人才得到保护,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四、改革创新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教育工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4.1坚持以密切教育工会与教职工群众联系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教育工会组织的活力,进一步改进教育工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大力加强教育工会干部的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把教育工会建设成为党领导的,独立自主、充分民主、职工信赖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4.2密切教育工会与教职工群众的联系,防止和消除脱离教职工群众的现象。密切与教职工群的联系始终是教育工会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会组织最大的优势是联系职工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众,最根本的是要和广大教职工有感情。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观念,深入群众,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职工的疾苦,贴近职工的感情,真心实意地为广大教职工说话办事,切切实实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刻也不能教职工脱离群众。

4.3充分发扬教育工会内部的民主,调动广大会员群众关心工会事务、参与工会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在教育工会广泛推行会务公开,保障会员群众在工会内部事务上的参与权、发言权和监督权。教育工会工作计划的制定和重要决策,要经过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4.4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造就高素质教育工会干部队伍。教育工会组织是做群众工作的,提高教育工会干部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具体地讲要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为教职工说话办事、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组织、宣传、教育、引导教职工的能力;三是协调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4.5创新工作理念,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方向;树立"两个服务"、"两个更多"理念,防止工会工作边缘化。我们提出了"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服务于职工会员";"争取党政赋予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办更多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的工作理念,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防止工会工作边缘化。我们坚持在工作对象上突出面向职工,面向基层;在帮扶工作中突出筹集更多资金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将政策、资金、物资等直接送达基层、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在维权工作中突出职工就业、报酬、安全、保障等劳动经济权益和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政治权利。

4.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建设责任,扎实开展师德公开承诺、师德模范评比、师德建设示范校评比等活动。广大教师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理念,强化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意识,增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职业修养。以师德模范为学习榜样,建立完善以教育、培训、激励、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以先进的文化熏陶人,以高尚的师德感染人,以优秀的典型引领人,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结束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不是一个新话题;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还必须在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目前劳动关系矛盾相对突出、工会以维权机制为核心的各项机制远未完善的条件下,工会干部的素质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的素质,对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内涵和充分认识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如何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以及推动工作创新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管霖;难舍工会情[J];中国工会财会;2011年09期

2.臧峰;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做好工会工作[J];工会博览;2011年08期

3.徐群;高职院校工会工作评估探析[D];天津大学;2008年

4.张佩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工会工作协调发展[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贾惠霞;论工会工作的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工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