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安钰峰
偶读史书,“星期六义务劳动”几个熟悉的字眼跃入眼帘,不由得引发了我的沉思。
那是在1919年春天,由列宁领导创建的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用国内白匪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当时,后方的工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党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斗争。1919年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两名工人,经过整整一夜的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当修好的机车带动着军列在雄浑的《国际歌》歌声中缓缓驶出车站时,浑身沾满油污的工人们手中挥动着帽子,眼里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年轻共和国的有力支持!消息传开后,立刻产生了巨大反响,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们决定于1919年5月10日再次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共有205人参加,他们在一天之内修复了4台机车和16组车厢,其工作量比平日高出270%。随后,这一活动在苏维埃共和国的许多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苏维埃最高领导人列宁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号召全体青年团员都要向喀山铁路分局的工人们学习,广泛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1920年5月1日,苏维埃政权在全俄境内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本人也在克里姆林宫内参加了这一活动。这一由普通工人自动发起、革命领袖大力倡导和推动的光荣传统开始确立,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从未中断过。这一光荣传统至今还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保持着。
“星期六义务劳动”体现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在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白匪军猖獗捣乱、国外帝国主义加紧干涉的紧张形势下,后方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前线需要。喀山铁路工人自发组织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力支援了前线的斗争。国难当头,他们没有抱怨自己是饿着肚子加班劳动,他们没有伸手要求加班费,而是怀着满腔热血,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一切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的利益!这是一种集体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面前,喀山铁路工人立足本职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星期六义务劳动”体现的是一种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记得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对青年人讲过,“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核心的思想就是强调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发起“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喀山铁路工人中,有党员也有非党员工人,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想到的不是自己怎样多挣点外快填饱肚子,他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这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国家这个大家要是没有了,哪里还会有一个个小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能上前线的扛起枪就上了前线,不上前线的就在后方加班加点工作,不断扩大生产,提供前线急需的各种物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这一切都为苏维埃共和国最后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星期六义务劳动”也是一个时代社会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一个人活着,总归是要有点精神的。喀山铁路工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的壮举,有的只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影响了整整几代人!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观念在转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人们也许会说,90多年前出现在新生苏维埃共和国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已经过时了,我认为非也。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不过是发展方式随着形势变化而改变。“星期六义务劳动”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公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凸显了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时代强音,这不正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吗?从这一点来讲,“星期六义务劳动”从来没有过时。我们完全可以把“星期六义务劳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益载体,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我们从热爱小区、热爱校园、热爱工厂、热爱城市开始做起,在各个居民小区,在大中小学校园,在工厂厂房,在城市街头,重拾“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光荣传统,动员社区居民、大中小学学生、工厂工人,拿起铁锹扫帚,铲除积雪、清除垃圾、美化市容,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高扬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