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10月新书推荐

发布时间:2018-10-0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01 | 小说传记

“会造梦的人,便能掌控局势,运筹帷幄。”

 

    关于这本书有很多个“第一”的定语:影帝黄渤执导处女秀、国内首部荒岛求生末日题材、暑期单日票房冠军电影同名小说……

    人群流落荒岛,规则走失沙漠,当生存成了第一要义,那么底线会在哪里?探讨人性的善与恶,爱情的诚与欺,地位的真实与虚幻。

 

02 | 小说传记

“我最怕的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抽水马桶似的,每天一按,“哗啦”一下过去。”

 

    一些零碎的思考,一本陆续的回忆。每一个点的关连、穿插和深入,每一个角色的理解、挖掘和丰富。让我们从中看到影帝黄渤初为导演的慎重和细腻,也给了我们关于狂扫十亿票房的《一出好戏》以外,还有电影同名小说以外的另一重表达。

 

03 | 经典名著

“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

 

    书里每一段叙述里都有那么一个世界,世界里的人们生活着。本书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大家汪曾祺作品的精美选本。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

 

04 | 经管理财

“历史的每一次轮回,都不一样,但它们总是有着相似的韵脚,这个韵脚就是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品过剩。”

 

    你肯定很好奇,那些财经新闻到底在说些什么?汇率、利率、量化宽松……这些名词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股市暴跌……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经济学原理和投资机会?

    也许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财经读物。作者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化复杂为简明,引高深入浅显,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剖析,带领读者领悟经济事件背后的朴实哲理,洞悉在复杂经济之中的投资机遇。

 

05 | 成功励志

“你的想法和行动都是出自你真实的意愿吗?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霸道蛮横、自私自利、难以共处之人无处不在。他们或许就在你的办公室里,在紧张而庄重的谈判桌上,在觥筹交错的饭局中,甚至可能在你的家里。他们或是思想固守的老人,或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或是陌生人,也可能是你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他们或者位高权重,或者柔弱不堪,但都给你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本书对“人际界限”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缺乏界限感,是人际关系陷入困境的根源。人们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密切越好,而事实上,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矛盾正是由于与他人太过亲密而造成的。

 

06 | 生活保健

“中国饮食文化可概括为“礼”、“情”、“精”、“美”四个字。”

 

    让生活“知味”,过“知味”的生活。

    如果说“品味”是一种享受,那么“知味”就是一门学问了。美味是如何产生的?川菜有多少种味型?有多少种经典的川菜品种?怎么样品鉴川菜?其他菜系有什么经典菜品……作者试着在《知味》中解答这些问题。

 

07 | 人文社科

“性关系加上人类的灵性,就构成了远不仅限于满足性需要的爱情。”

 

    提笔不为风雅,却是风雅。本书是中国爱情小说的发展史略。

    作者勾勒出中国爱情小说由唐代以来的发展概貌,指出中国精神恋爱缺席的事实,也就为从两性关系把握中国爱情小说提供了学术合理性支持。本书从它自身独特的角度出发,揭开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本来面目,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直至中国人的性格。同时,更从各方面涉及中国的小说美学,以及艺术表现上的民族性格问题。

 

08 | 人生哲学

“逻辑学就像是一把剑——那些对其不屑一顾的人必将为其所伤。”

 

    红色球还是绿色球?电梯发生故障了吗?你的乌鸦是什么颜色的?小的快乐的国家就是最好的吗?理发师为什么要逃走?机器人们面临什么问题?有效论证还是无效论证……

    在本书中集中探讨了28个有代表性的经典问题。从经典的哲学问题和逻辑悖论,到对个人身份和群体行为的认知,再到思想实验,作者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与他在思想领域一起探索进步,也让我们充分体味思考的艺术和乐趣。

 

09 | 历史军事

“为我们所经历过的那种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生活作见证,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因为每个人都是那些大巨变的见证人,而且是迫不得已的见证人。”

 

    这是来自第三帝国内部的一份反纳粹文件;这是一位持文化悲观主义的“绝望”者的日记;它不是莱克的绝望,而是德国的绝望;黑暗时代,一个心怀良知和自由信念的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良知。

    思想、反省、故事、回忆,这既是一本日记,又不只是一本日记。它开始于1936年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之死,终止于作者莱克死前一个月。

 

10 | 政治法律

“历史从不重演,但有其自身规律。”

 

    “在过去两个世纪,唯一比预测战争结束还常见的就是战争本身了。”

    本书从历史、哲学和国际关系理论多个角度分析了大国冲突背后的逻辑,并提出中美之间的冲突并非无法避免,为了避免冲突爆发,双方应找到一种合适的战略,以加深互相理解。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