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财经商贸学院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危机干预能力,进一步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财经商贸学院分别于3月19日和21日在清远校区和广州校区开展了全体心理委员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心理站指导老师曹阳城和吴惠玲主讲,全院心理委员参与。


聚焦基础,夯实心理健康知识
在本次培训中,两位老师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从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入手,强调“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综合状态”,并详细解析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常见问题,包括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曹老师指出,心理委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同学中的心理异常信号,如持续情绪低落、社交退缩或行为异常等,并遵循“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上报”的原则,为同学提供初步支持。
强化技能,掌握危机干预流程
针对危机事件处理,培训系统梳理了从发现问题到转介问题的标准化流程。吴惠玲老师重点讲解了心理危机的分级预警机制:红色Ⅰ级(严重风险需立即干预)、橙色Ⅱ级(中度风险需关注帮扶)、黄色Ⅲ级(日常风险需加强关怀),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心理委员如何在不同场景下采取针对性措施。她强调:“心理委员是校园心理健康网络的重要节点,既要当好‘观察员’,也要做好‘桥梁’,确保危机学生及时获得专业帮助。”
实战导向,提升谈心谈话能力
为增强培训实效,现场设置了丰富的实战演练环节。通过模拟新生适应、宿舍矛盾、专业认同等典型问题,心理委员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开放式提问、共情回应等技巧,引导学生表达真实需求。曹老师特别指出:“有效沟通的核心是‘倾听’与‘共情’,需避免说教式回应,转而关注学生行为背后的正向意图,帮助他们找到自我调整的动力。”
科学筛查,构建心理健康屏障
结合心理筛查工作,培训详细介绍了新生自传、心理测评、动态回访等环节的重要性。吴惠玲老师强调:“筛查不仅是发现问题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提升适应能力的契机。”她呼吁心理委员积极配合学院心理档案建设,动态跟踪高关怀学生状态,做到“一生一策”,确保帮扶精准有效。
以心护心,共筑成长之路
参训心理委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详实、实用性强,既强化了责任意识,也掌握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心理委员金妍希表示:“今后将更主动关注同学的情绪变化,用所学知识传递温暖与支持。”
财经商贸学院心理站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培训、深造学习等形式,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学生心理骨干队伍,为全院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