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学院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着力打造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在原来公共服务学院的基础上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于2024年成立,是融通专业教学、科研、非遗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二级学院。
学院注重党建引领,创新打造党建思政文化育人品牌“文脉红旅”。品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根脉,秉持“文脉薪传 红旅启新”的核心理念,构建“文化传承赋能、红色基因铸魂、创新发展提质、文旅先锋筑梦”的四维育人体系,依托长隆产业学院这一重要育人平台,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驱动——人才赋能”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培养文旅行业的排头兵和引领者,输送先锋力量。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开设有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80人,就业渠道畅通,历年就业率达98%以上,社会评价良好。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在2023、2024、2025年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权威高校排名)中连续三年蝉联广东省第一。同时,学院还承担全校《职业英语》、《大学英语》等课程教学任务。
“师德高尚、技艺领先”。拥有教职工92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6人,广东省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90%以上教师具有双师资格或企业工作经历;另聘有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产业导师50多人。教师主编的教材有三本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纵向、横向课题共60多项;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
“岗课赛证、能力为本”。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酒店数字化运营与营销华南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近年来,师生在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获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学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1项、首届酒店数字化运营与营销赛项金奖2项,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其它各类全国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育人成效显著。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大国工匠”,让企业“用得上、离不开”。专业建设积淀浓厚,与文旅行业头部企业广东长隆集团共建“长隆产业学院”获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立项,助力企业打造世界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长隆集团牵头成立“全国首个休闲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文旅产业、科教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服务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辐射全国休闲服务业。
“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由广东长隆集团投入400多万元在校内建设前厅接待、中西餐厅酒水、客房、机电等实训室8间,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引入到课堂教学;学院利用长隆集团旗下的园区、酒店等资源,建设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接岗位标准、工序流程与典型项目培养学生。学院立足当前文旅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建有“旅游数字化营销与运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虚拟仿真、会展双线协同、旅游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外语协同创新中心”等数字化教学的实训室10多间,培养“懂文化、精技术、擅服务”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推动文旅产业数智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