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全面部署2023届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广立出席会议并讲话。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邑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交流了经验和做法。
本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分主会场和分会场。我校在广州校区615会议室设立分会场,学校副校长张小广、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和2023届全体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广东省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各高校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情况、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2022年-2025年)获评名单等。其中,我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2022年-2025年)。
会议指出,2023年广东将迎来首批大规模高职扩招毕业生,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97万,比2022年增加25.5万人,增幅达35.6%,加上外省流入和留学回国来粤求职的学生,2023年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将超120万,总量和接收毕业生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会议要求,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观念引导为主线,以拓展岗位为支撑,以指导服务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拓展岗位。组织好各类校园招聘会和供需见面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统筹好各类升学考试安排,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和有关职业资格考试,发挥好政策性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和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开展多形式就业指导,配齐配强就业创业队伍,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审机制。三是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管理,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省教育厅将牵头组织92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系列省级供需见面活动。加强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和毕业生返乡离校期间的升学就业服务。四是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健全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各高校要摸清家庭困难毕业生底数,建立帮扶台账,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培训项目”,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要做好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服务。五是完善就业统计反馈机制。要加强就业统计核查,严格落实就业统计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严禁”要求,强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六是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点在“课程、教材、师资、实践锻炼”四大关键要素上下功夫。要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精品教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等精品项目的实施。要抓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备赛工作,搭建学生实践锻炼平台。
会议强调,做好我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关键在抓好落实。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各高校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部署研究和推动,分管校领导要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要落实责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要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二要加强督查通报。省教育厅将密切跟踪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适时采用周报、月报制度,通报各高校就业进展情况。省教育厅还将适时启动就业督查机制,对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业工作薄弱和就业落实率造假的高校,将追究领导责任。三要加强宣传引导。各高校要主动加强正面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动态,做好促就业政策宣传解读和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