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10月24日,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实训楼5-101教室举办《AI未来式:发展,应用与学习》主题讲座,吸引近200人参加,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追本溯源:解码AI发展的“进化密码”
讲座伊始,教师党员、软件技术专业刘锡谋老师以“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演进”为切入点,生动梳理了人工智能从概念提出到深度应用的发展脉络。他用“聪明的数字助手”这一通俗比喻,将复杂的AI原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语言,强调“数据、算法、算力是AI的三大核心支柱”,通过智能音箱、导航软件等生活案例,让在场听众直观感受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的发展历程。
躬身实践:搭建AI学习的“成长阶梯”
为避免讲座流于形式,党员教师亲自指导,从AI绘画生成、数据图表制作到演示文稿快速生成,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深化理解。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避免技术依赖”问题,刘老师给出三点建议:坚守思想原创性、情感共鸣力、价值引领性的不可替代地位,以AI为工具而非依赖,在编程学习与项目实践中锤炼核心能力。

党建铸魂:书写服务群众的“初心答卷”
本次活动由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团队牵头,聚焦师生群众在AI时代面临的知识需求与实践困惑,讲座不仅是学科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更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科普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样本。下一步,党支部将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发挥专业特长,更好以专业科普赋能基层服务,彰显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与科技服务温度。
[图/文:雷晓华 校对:林莹/徐博龙 审核:吴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