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6-2017年度中外合作办学报告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是经教育部审批备案(教育部批准书编号:PDE44NZ3A20140773N),获得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费审批(粤发改价格函〔2014〕2092号),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批同意(粤教外函〔2014〕158号),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招生第三批A类中招生,招生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60301H)”。
一、项目概况
该专业经普高招生录取的所有学生均参加普高新生注册,可自愿留在国内学满三年,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课程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新西兰派遣教师共同承担,成绩合格者授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文凭,但不授予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大专文凭;学生达到新西兰学校的英文测试的入学要求,可选择到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参加第三年级的学习,其课程全部由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提供,学分修满并满足双方毕业要求后,分别授予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大专文凭和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文凭。
二、招生概况
该专业于2014年第一年在广东省普通高考计划内招生,招生工作纳入我校招生就业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践行阳光招生,2016-2017年该专业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为文科360分、理科330分,不低于广东省第三批A类大专层次最低录取控制线。
2016年该专业的普高新生注册学生60人,无计划外招生,目前该专业有三个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已毕业学生。经新西兰方组织的英语测试、专业知识测试,2014级已有8名同学赴新西兰参加大专第三年级的学习,学习期满后将获得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两个学校的大专文凭,大专毕业同时还可以选择继续进修该校的本科文凭课程。
三、外籍教师概况
该专业由中方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新西兰教学团队共同研讨确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为更好地实施专业教学,该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已划归学校的二级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统一管理。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每学期新西兰派遣外籍教师赴我校进行英语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16-2017年度,已选派专业教师4人次来我校进行教学工作,每名专业教师来我校授课时段约为2个月,期间外籍教师的住宿由我校安排校内住宿。
为加大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投入,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在2017年上半年还将增派2位教师来我校实施教学。
四、人才培养概况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致力于为跨国环境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房地产企业公司等培养土建一线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能适合从事土木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专业实习、就业岗位方向是建筑工程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BIM基础建模师等。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自2014级第一届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由中新双方共同制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中新双方课程安排、学生实际情况,特别是首批学生赴新西兰学习以来反馈的情况,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2016年9月,建筑工程学院负责教学管理的副院长赴新西兰访问交流,2016年11月,新方教学管理人员赴我校进行课程教学研讨,在双方的共同研讨下,结合新方教师授课情况及赴新西兰学生学习情况,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进程进行了修改:①基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增加了新方语言课程授课课时,《建筑工程专业英语Engineering English》由112课时增加至192课时,通过该课程结合专业英语的学习弥补基础语言水平的不足。此外,我校新增《英语语言与文化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除了解新西兰生活、文化、传统及校园环境外,同时强化英语语言水平。②基于新方教师授课相对集中而学生语言水平较弱部分同学难以掌握新方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的问题,针对性地增加了对应的导入性课程,如《建筑材料》选修课等,通过我校教师对于专业素养和基础知识的铺垫,为后续新方教师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③相应地调整了其他部分课程的课时分配,在总课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课时总体平衡。
2.师资队伍建设
2016年通过省外专局立项(立项批号H162030038),我校组织了4名专业教师赴新西兰进行为期90天的合作办学专业教学技能培训。
培训结束回国返校后,上述4名教师已于2017年春季学期投入中外合作方向授课及管理:1人侧重承担语言文化,特别是英语语言授课;2人侧重双语课程开发,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1人侧重工程素养,兼顾班级管理及与新方教师联络沟通。就培训归来的工作效果而言,上述4名教师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级的课程管理及落实,实际参与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参与外教的教研、助教工作、生活助理等,对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有较大的帮助。
此外,我校亦继续加强本专业方向校内师资建设。自2014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所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陆续引进博士学历1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其中3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本科学历1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上述人员几乎都具有多年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取得了土木工程行业多项执业资格,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承担专业课程授课任务,取得良好效果。
3.课程资源建设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基础,我校已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专业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中外合作办学实施以来,新方教师就其所授课程,补充了英文版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讲义,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展开重点翻译,并向学生提供相关内容的中文参考书目。
此外,基于2016年度赴新培训的情况,目前已着手开展双语课程建设,首批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CAD I》和《建筑工程测量》,已完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及主要教学讲义的编制,《建筑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已列入2017年教改项目。
4.实训条件完善
依托我校建筑工程技术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可用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校内实训室(基地)有BIM技术应用教学实训室、土工实训室等17个,校外有广州龙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4处,可满足中外合作办学方向学生专业课程实训、实习认知的需求。
2017年春季开学以来,新方教师根据其所开设的《岩土工程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建筑结构Structures》的授课需求,在我校既有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室的基础上,由新方出资购置了混凝土试模、力学模型加载砝码等仪器一批,充实课程试验实训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过程管理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方向教学管理的特殊性,我校安排专职负责人,各部门参与的形式。我校对中外合作办学整个教学管理在学院领导下明确专职负责人,负责教学过程的跟踪、改进及反馈,涉及专业教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的问题则按权限跟进。
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校通过座谈研讨、跟岗实践、单独反馈及邮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管理,其中新方课程按照新方的管理要求执行,注重过程管理,关注学习期间成果的评价,并对于未能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必须予以重修该课程,才能取得对应学分。
2016年8月第一批8名赴新学习的学生学习情况良好,新方反馈我校培养的学生基础好,学习勤奋刻苦,目前正在进行英语及专业课程学习。
2017年3月针对2015级中外合作班的学生开展了赴新留学的语言测试,共有20余名学生参加了测试,为下半年的赴新留学做准备。
6.教学改革成效
基于新方教学特点,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已应用到:①小班教学,中外合作方向班级人数均控制不超过30人;②注重学情分析,如在语言课程授课前,对所有学生的语言水平能力进行摸底,再针对性地开展分组教学;③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新方课堂活跃程度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强,侧重学习过程评价。④强化实训,组织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地质馆、校外在建工程进行现场教学等,增强学生对矿物、工程施工技术等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上述教学改革内容,已在中外合作办学方向中方课程中逐渐深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逐渐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推广覆盖。
五、财务情况
该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广东省普通高考计划内大专学生,根据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费审批同意,按每生16000元/学年收取学生学费,学制三年。该专业学生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期间,在接受英语和外籍教师授课过程,无需向新西兰学校额外缴纳任何学费,如学生赴新西兰学习则需向新西兰方学校缴纳相关学费。合作双方对项目的办学投入在学生的学费中得到补偿,双方学校对学生不另外收取其他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