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3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是学校深入推进“双高”建设、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教育强国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内涵建设,学校工作取得新发展,在武书连中国公办高职高专排名榜中从2022年的429名跃升至291名。

   一、党建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理论武装;深入贯彻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工程行动计划,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入选首批全国双带头强国行专项团队1个、第三批省级双带头工作室1个、省级党建重点课题1项。

思想宣传有力有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搭好网络宣传矩阵,在广州日报、南方+等官方媒体发表多篇新闻稿件,壮大正面宣传,讲好工程故事,学校官微入选“全国高职高专官微百强榜”,在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稳居前列,学校视频号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官方视频号综合影响力百强榜”。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具有工程特色的“一心两环”廉洁文化教育体系,擦亮“清廉工程”名片。聚焦学校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双百行动”,结合经费管理及使用开展监督执纪专项检查,聚焦重点领域,督查师生关切,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干部队伍持续优化。开展中层干部换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培养锻炼后备干部。促进干部交流任用,积极稳妥调整优化增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提升班子活力,激发干事动力。强化组织调训功能,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

   二、全面改革更加深化

   专业(群)和二级学院设置优化升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对接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对学校专业(群)进行优化升级,构建了“4个特色工科类学院+3个优势服务类学院+1个艺术类学院”新格局,着力打造学校湾区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及数智赋能专业群建设的特色。

   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聚力破解办学发展难题,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与公平并重”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制定新一轮“三定”方案,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1个案例入选全省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内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学校荣获2024年度高校采购工作先进集体、管理服务创新成果二等奖,高校后勤先进集体,1人获评为全省高校采购工作先进个人。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

   三、内涵建设成效更加凸显

   思政工作成效明显。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第二届全国思政课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服务全省思政师资培训500多人次。获教育部学生司就业育人项目立项15个,易班工作再获两项全国“优秀”、三项全省“十佳”,获2024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优秀团队1个。超额完成征兵工作,获“2024年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3人获评为2024年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校成为粤北地区唯一一家广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训)示范基地。

   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休闲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创新“中心+智库”科研与技术服务机制,开展横向技术服务,助力企业经济增长3.4亿元。学校在广东高校成果转化榜中排名第7名,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62名(全国1374所高职院校参与),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教育教学改革有新成果。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项的新突破;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8项,新增现代学徒制项目7个、专本衔接项目6个;师生参加技能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4项,参加体育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81项。2名教师获评广东省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立项1项,6名兼职教师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

   招生就业持续向好。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共录取新生8998人,其中春季招生录取各科类均高分一次满档,学考普通类录取提高30分;多措并举促就业,访企拓岗3725个,引进1547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有效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建设了1个海外课程合作院校,与近30所境外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招收中文培训留学生60人次,获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1项,获评2024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

   四、服务区域更显担当

   深入落实“双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选派一名干部参加第二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建立“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3个,建立校地实践基地6个,投入22万元资金进行消费帮扶,引资80万元推动畲族少数民族农文旅合作,助力打造畲族少数民族村文旅品牌。落实“双百行动”情况受到主流媒体多方报道。

   五、办学条件更加夯实

   完成了广州校区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和清远校区学生宿舍床位优化改造项目,共新增床位4600余个,进一步夯实“一校两区”协调发展办学条件。分批开展师资招聘工作,稳步推进生师比达标。

   六、师生幸福感更加强烈

   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实施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职工就餐三项“优化工程”,持续做好困难师生慰问帮扶,完善师生“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聚焦师生关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师生校园生活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