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体育健康学院院长周琳、黎惠忠副教授、学院新入职专任教师代表一行8人前往省职教城内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建设调研,考察两校围绕健康产业发展办专业的建设理念,重点了解健康管理、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此次调研旨在深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汲取经验。
走进清远职院:深化产教融合,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
调研组第一站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启调研,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振宇、副院长王蓉、副院长金松洋、教务部副部长吴晓芳博士、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任肖刚等热情接待调研组,并组织专题座谈。座谈会上,杨振宇系统介绍了该院在学科布局、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尤其结合国家“一老一小”政策背景,分享了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与未来规划。吴晓芳博士详细分析了健康管理专业的招生和就业现状,指出该专业虽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需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与就业市场的衔接能力。肖刚主任重点介绍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就业前景,强调要融入中医康复课程特色,办专业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市场化路线。
会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专业实训室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深入了解其运行模式与资源整合方式,为我院相关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清职院护理学院开展专业调研

参观清职院康复实训中心
参访岭南职院:借鉴办学特色,拓展专业建设视野
调研组继续前往广东岭南职业学院开展第二站调研。岭南职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曾银珠、院长黄珊珊、副院长王思平及实验室主任林纯等热情接待并开展深入交流。黄珊珊院长首先介绍了学校整体办学历程与发展战略,详细介绍了护理与健康学院的办学规模、特色专业和教学成果。曾银珠书记重点阐释了护理学院在“红色传承”与“书院制”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突出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系统塑造,展现出独特的人才培养生态。学院在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多家医院康复科室、康复中心及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现代化实训实验室,对其先进的硬件设施与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给予高度评价。在随后的分组交流中,双方围绕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实施、考核机制设计及产业合作可能性等议题展开务实讨论,为我院拓展专业建设视野、探索合作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参观岭南职院的实训室
与护理与健康学院领导班子进行交流
现场职业认知:入职专业调研,为新教师成长注入实践动能
本次调研为新教师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教学转型”体验,让新入职教师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偏重理论与学术的学习思维,向职业院校注重实践与应用的人才培养思路的转变。多位新教师深有感触地谈到,此次调研让他们第一次直观体会到职业教育的“需求导向”与本科教育的“学科导向”之间的显著差异。一位新教师坦言:“过去在高校更关注理论体系的完备性,而这里看到的是如何将政策热点快速转化为实训模块和课程目标,这种从‘知道什么’到‘会做什么’的思维转变,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新教师们普遍反应,此次调研帮助他们跳出原有的学术思维框架,开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轴的教学观,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宝贵的认知基础。
总结展望:推动教学思维转型,深化产教融合创新
周琳院长对两所院校的热情接待与无私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特别指出,本次调研不仅为体育健康学院专业群发展,新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向新教师们提供了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型的范本,帮助他们理解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面向市场、胜任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下一步,体育健康学院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重点推进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与提升。进一步优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同时,学院将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术研究到职业教育的思维转变,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窗体顶端
(体育健康学院 文/饶彤 图/刘海帆 初审/沈贵庚 审核/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