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改变大家原有的生活常态,原本固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空中课堂的形式降落到各家各户。长时间居家生活会产生类似感觉剥夺的难受感,远程教学也会给同学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为了缓解广大学生的不适和压力,丰富我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增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决定在疫情期间,结合我校第十六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0年4月8日起至2020年5月15日
二、活动主题
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
三、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
共设征文、心理漫画、微视频创作三项比赛。作品要紧紧围绕"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主题,要求立意鲜明,思想性强,弘扬正能量,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五、比赛方式:初赛由二级学院自主安排,5月10前,每项比赛由各二级学院推荐3件作品至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天河校区:联系人:郭凯娟,电话:13580380859。清远校区:联系人:何少云,电话:18033313697)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个:证书 奖品 1.0双创学分
二等奖2个:证书 奖品 0.5双创学分
三等奖3个:证书奖品0.2双创学分
优秀奖若干:证书纪念品0.1双创学分
并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参加省赛。清远校区学生参赛将获得相应素质学分。
七、各项比赛作品要求
(一)"战"疫"有我,世界加油"征文比赛作品要求:
1.文章体裁可以是诗、词、诗歌、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多种类型,诗、词、诗歌字数不限,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要求800字以上;
2.文章主旨围绕"全力抗击疫情"即可,可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主题明确,思想健康,要求发挥大学生的文学创作精神,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3.要求页脚中间插入页码,标题宋体,二号,加粗,正文仿宋,三号,1.5倍行距;
4.文章最后空两行写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联系电话、指导老师;
5.每篇征文限1人,可配2名指导老师。
(二)"漫画为盾,共化(画)疫情"心理漫画比赛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为纸质手绘,要使用标准绘图纸张或漫画原稿纸,分为漫画作品、绘画作品2种类型;
2.作品要反映抗疫中的真善美,作品符合心理漫画所具有的夸张、象征、比喻等独特风格,思想健康,主题鲜明,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3.作品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连环画,要求标明页数;
4.表现形式不限,彩色、黑白均可,可配以相应的字,要求画面清晰、整洁干净、没有破损;
5.作品尺寸大小最小为40*40cm,最大不超过70*44cm,画稿四周请保留各2cm空白;
6.每幅作品作者限4人以内,可配2名指导老师;
7.作品背面注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联系电话、指导老师。
8.作品需保留原稿,开学后上交原稿。
(三)"疫情下的生命"微视频创作比赛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主题鲜明,思想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同学们热爱生活,努力学习,拥抱健康的热情;
2.围绕疫情,能够反映同学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3.作品须为MP4、AVI、MOV格式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px?080px,作品原则上控制在15分钟以内,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4.每个作品作者限4人以内,可配2名指导老师
八、注意事项
1.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工作统筹,把此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系列活动作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团队模式,积极发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所有参赛作品须为师生原创,且独立完成。一旦发现有剽窃和抄袭他人作品的现象,将取消参赛资格。由此产生的法律纠纷等问题由作品提交人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
3.凡向本次活动投稿的,均视为已经同意和授权学校公开发表、播出推送、展览、展示征集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在相关网站、平台刊播推广、印刷作品汇编和相关宣传品等。
4.在创作、排演录制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因地制宜,通过网络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完成,杜绝人员集中,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保护。
学生工作部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