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游戏艺术设计
二、专业代码:550109
三、专业特色:游戏艺术设计专业聚焦打造具独特文化体验与创新交互玩法的游戏产品,以满足玩家精神文化需求。其特色方向为深度融合多元文化主题与前沿游戏技术,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取材,结合 VR、AR、MR等技术营造沉浸式交互体验。优势领域在于文化主题与创新玩法游戏开发,将文化与技术创新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教学模式注重前沿技术实践与跨学科协作,组织学生参与技术工坊、实地调研游戏展会与文化场所,开展项目式跨学科实践教学,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指导,致力于培养精通设计且把握文化与技术融合趋势的创新型游戏设计人才。
四、培养目标:精心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行业栋梁。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大设计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厚植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筑牢高技能设计创新根基。学生不仅要精通游戏美术研发、数字媒体制作、VR/AR/MR 产品开发及游戏程序测试与研发等专业知识,还需熟练掌握 AIGC 数字创意设计技能,抢占行业技术高地。毕业后,他们将凭借 “精设计、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 的卓越素养,胜任游戏设计师等多元岗位,亦能跨界影视特效、三维动画领域,成为推动游戏艺术设计行业革新与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课程体系:游戏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完备。核心课程聚焦游戏设计与开发关键领域,如游戏概念设计、游戏引擎应用、游戏美术制作等,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掌握游戏设计的核心技能与流程。实践环节丰富多元,包含游戏项目实战、毕业综合创作、企业顶岗实习,全方位提升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项目成果的能力。专业拓展课程着眼于行业前沿与跨领域融合,设有3D打印应用、游戏策划与攻略等,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与跨界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美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为学生搭建扎实的专业知识架构,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石。
六、就业方向: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游戏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及影视动漫行业。可从事游戏原画师、建模师、特效师、动作师等岗位,分别负责角色场景概念设计、3D 模型搭建、特效制作及赋予角色生动动作。随着游戏行业的迅猛发展,5G、VR、AR 等技术普及带来新机遇,市场对优质游戏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凭借专业技能,既能在传统游戏领域站稳脚跟,也能涉足新兴游戏交互领域,实现多元职业发展。
七、近三年学生荣誉(省部级以上)
1.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
2.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Photoshop平面设计比赛全国一等奖
3.2023年十四届蓝桥杯首届“元境杯”元宇宙创想国赛二等奖
4.
5.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6.2023年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化产品与开发赛项省赛一等奖
7.2023年职业技能大赛VR赛项省赛一等奖
8.2024年技能大赛数字化产品与开发赛项省赛一等奖
9.2023年职业技能大赛动漫制作赛项省赛二等奖
10.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第二届混合现实(MR)资源开发赛国赛三等奖
11.2024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省赛三等奖1项
12.2022第10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省赛三等奖4项
13.第七届国际环保公益设计大赛银奖3项,铜奖14项
八、教学团队
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副教授(副高职称)2人,讲师(中级职称)2人,助教(初级职称)4人
李夏东,专业负责人,中级工程师,毕业于深圳大学,全日制研究生,艺术设计硕士。主讲课程《数字化创意设计》、《数字化图形处理》、《机械与结构设计》。曾发表论文5篇;主持科研项目2项;实用新型等国家知识产权4项。
个人荣誉:
1.2024年6月,作品《Knock Knock Watch》获红点至尊奖;
2.2024年11月,荣获2024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一等奖
3.2024年11月,荣获2024年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二等奖
4.2023年12月,作品《十二生肖动物聚会》获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优秀作品展产品设计类一等奖
黄裕锋,专任教师,高级工程师,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学士,主讲课程《影视特效》、《音视频技术》、《二维动画制作技术》等课程。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4篇EI检索,《Nich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ask Scheduling in Cloud Computing》,《AGRO FOOD INDUSTRY HI-TECH》卷28 期3 MAY-JUN2017 SCIE检索4区。主持科研项目5项,;发明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10项。其中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8项。 主持/参与过省科技厅项目5项。
个人荣誉:
1.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指导学生卓新明、李敏婷同学获得国赛一等奖,荣获大赛最佳指导老师。
2.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指导胡小凡、刘子文、曾钦华同学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
3. 2023年技能大赛数字化产品与开发比赛,指导学生获得了省赛一等奖
4.2023年技能大赛VR比赛,指导学生获得了省赛一等奖。
姜晓梅,专任教师,美术学副教授、高级技师,高级项目管理师,中英文双语导游,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全日制研究生,设计艺术学硕士。主讲课程《图形图像处理》、《UI设计》、《美术基础》、……。目前发表论文22篇 ,例如《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积极开展生态包装》;《设计要富有自己的民族气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子项目3项,例如:《虚拟现实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需求和应用研究》……;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1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3项。)
个人荣誉:
1.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Photoshop平面设计比赛指导学生刘越崎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荣获大赛最佳指导老师。
2. 2023年十四届蓝桥杯首届“元境杯”元宇宙创想,指导学生冯宝宜同学的作品《蜀绣》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3. 2019-2020广东省职业学院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动漫制作赛项,指导学生曾颖琳同学获得广东省二等奖
4. 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指导学生郭暖洋同学作品《suolmate》获得全国三等奖
5. 微课《美术基础-色彩构成》在全国新课程杯师基本功大赛2024秋季赛高等教育组荣获一等奖
6、作品《百慕大历险记》在2022(第六届)广东省“学院奖”青年师生设计艺术大赛中荣获教师组广告设计一等奖
黄富亮,硕士研究生 美术讲师,人工智能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主任。广东工程职业学院双师称号。主要担任《造型设计》,《三维动画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运动规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多项社会美术设计工作,主要方向为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艺术造型设计等,作品多次为企业采用投产。
个人荣誉:
2021.08第9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溯洄》全国二等奖(郭暖洋)指导教师。
宫娜娜,专任教师,讲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工业设计硕士,参与完成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得一类赛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二类赛: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多次参与企业实践,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战指导。
唐晓莹,专任教师,高级广告设计师,毕业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历:本科,学位:学士;陕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主讲课程:《动画运动规律》、《VR全景影像处理》、《摄影与摄像》、《UI界面设计》、《动态图形与动效设计》、《字体设计》、《IP形象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品牌形象设计》、《商业插画》、《设计与创意》。
个人荣誉:
1.2016年“广东之星”插画类 第三名
2.2017年“东+西”国际海报双年展 海报主题类入围奖
梁梅香,专任教师,助教,毕业于南昌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主讲课程《增强现实引擎开发》、《python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指导学生竞赛获得一类赛:省三等奖1项;二类赛:国家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5项;三类赛:国家三等奖4项。外观专利3项,软著专利1项。
胡志兴,专任教师,助教,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主讲课程《VR素材制作》、《增强现实引擎开发》、《版式设计》、《产品设计》。曾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中文核心CSCD论文1篇。